黑龙江省图书馆
黑龙江省图书馆始建于1906年(清光绪三十二年),2003年长江路216号建成新馆,馆舍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,是国内创办比较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,于是首批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,是国家“一级图书馆”,是全国文明单位。设计藏书规模350万册、日接待到馆读者3000人次,图书馆现有藏书351万余册(件)。其中,中外文图书281万多册;古籍13万余册;报刊33万余册;缩微制品18万余件;视听资料2万余件;数字资源总量达402.96TB。由于地缘关系,还藏有大量俄文、日文资料,收藏地方文献有近2万种。
哈尔滨市呼兰区图书馆
呼兰区图书馆新馆于2010年底建成,2011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。新馆舍建筑面积2045平米。建筑结构地上二层、地下一层,地上一层设有综合阅览室、少儿阅览室、综合外借书库和特藏室。二层为办公室、分编室、网络技术部。地下室设有电子阅览室、报告厅、自然科学书库、社会科学书库和鲍恩荣藏书库。图书馆共有藏书22大类11万多册。1994、1998、2009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。
哈尔滨市双城区图书馆
哈尔滨市双城区图书馆于1956年10月1日成立,1997年馆舍搬迁到西街承恩楼(团结大街346号),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。我馆纸质文献总藏量104708册(件)。其中图书:99376册、古籍:1774册、报刊:1925册、电子文献:2170种(件),其他文献:1237册。电子图书121000册,数字资源总量达到7.5TB。年入藏量为7316种。全年365天免费开放。
哈尔滨市道里区图书馆
哈尔滨市道里区图书馆一馆位于道里区西十三道街49号,馆舍面积1100平方米,内部设采借阅室、公共电子阅览室、阅览室、少儿阅览室、多功能活动室、视障阅览室、培训室、书画室、活动室、采编部、辅导部等。道里区图书馆在区委、区政府和省、市图书馆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,努力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,积极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。
哈尔滨市图书馆
哈尔滨市图书馆始建于1926年,历经民国、伪满、新中国建国前等重要历史时期,藏有珍贵历史档案资料。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文献分流重组在1950年10月1日再次正式开馆,此后一直肩负着新中国哈尔滨地区重要的文脉传承工作。在改革开放后不久,1987年哈尔滨市图书馆新馆在南岗区学府路49号破土动工,并于1991年1月22日落成开放,曾为当时哈尔滨市地标性建筑。进入到新世纪,现馆舍在2003年进行了扩建、维修和消防改造,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。